關註:臺海網海峽導報
  臺海網(微博)9月27日訊據中新社報道,“繁華”,對臺北百年西門町來說,並非同一解釋、通篇不變。
  日據時期,作為日籍移民生活居所,繁昌自不必說,但鳩占鵲巢,飽含苦澀痛楚,並非愉快民族記憶,時移世易,今之西門町,洗盡鉛華煥新顏,商圈店面櫛次鱗比,人流熙攘,透露著現代化都市的自主、自信。
  過去日本人命名的“西門町”,名字雖沿用至今,但已不是早先之意,反倒成了當今臺北最吸引日韓游客的頭號“招牌”。
  穿梭於西門町縱橫交織的商業街,隔三岔五,便是日式酒店、拉麵館、烏龍麵館、清酒屋、料理鋪、服裝店、動漫店、“哈星”族偶像館。臺灣本地店鋪為吸引日本游客多多駐足,習慣性在店名上添譯日文。
  街頭,不少日本游人或品嘗美食,或步行游逛,或休閑購物。
  一個世紀前,日人於此所建的“八角樓”、“榮座”、“臺北座”,仿效東京淺草商業區,盛極一時,被稱為臺北的“原宿”(日本地名);跨世紀後,“八角樓”改為“西門紅樓”,“榮座”則已嬗變為“新萬國商場”。
  這些古老建築矗立百年,一磚一瓦實實在在,是現代人記憶的存檔。
  西門紅樓外觀,仍保留當年西洋式獨特造型,面開八角,聳門高窗,通體朱赤。
  據這裡的志工介紹,“八角樓”建立之初,是為免日本主婦採購奔波勞頓之苦,集生活用品大成,為當時“超級市場”。其中,紅樓作為市場入口,日本設計師近藤十郎取“雲集八方客”之意,採“八卦”之形,開八角窗口,販臺灣土產、日本土產、油鹽醬醋等必需品。其後十字型建築,則售魚肉蔬果等生鮮品。
  如今走進西門紅樓,早不是過去那番模樣,耳邊音樂跳躍,氣氛輕鬆活潑,一樓設微型歷史展櫃、咖啡屋、伴手禮店,二樓為表演劇場,探訪當天,Cosplay動漫展正在上演。
  而“十字樓”,則改為“16工房”、“河岸留言”,佈滿銀飾、手工皂、皮具、服裝等創意小店,設有文化展演場所。
  甚至,與記者攀談幾番,這裡的志工也深有同感,解說過往“蕃昌”,總不是那般自然滋味;不抵走出門外,聽店家鞭炮禮花,看業界活動頻繁。
  當地人相信,跨越世紀臺北西門町商圈之“繁盛”,找到了新的詮釋。
  責任編輯:林連金  (原標題:百年更迭西門“町”洗盡鉛華不同“繁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pzbxbxfb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